2014-03-05 01:11:37
每經編輯|每經記者 原金 發(fā)自北京
每經記者 原金 發(fā)自北京
絲綢之路經濟帶在2013年著實火了一把,數(shù)十個省份爭相加入其中,希望分得一杯羹。
昨日(3月4日),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國家發(fā)改委副主任杜鷹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整體方案,相關部門正在研究,但他并未回答方案具體的出臺時間。
2013年9月,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四國期間,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(zhàn)略構想。這一構想提出后,立刻引起各界廣泛關注,多個省份都希望在這一戰(zhàn)略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去年底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、中央城鎮(zhèn)化工作會議接連召開,其中也提出了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,以及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內容。參加座談會的省份,被外界解讀為入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省份,其中包括:西北的陜西、甘肅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,以及西南的重慶、四川、云南、廣西等9個省份。
此外,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注意到,此前,山東、河南等省份的2014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中,對絲綢之路經濟帶也有過相關描述。山東提出“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”,河南則提出 “推動河南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發(fā)展”。
前不久,在國家發(fā)改委公布的《陜西西咸新區(qū)總體方案》中,絲綢之路經濟帶也被多次提及。該方案將西咸新區(qū)定位為“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支點、打造向西開放重要樞紐”。
與此同時,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,也被提上了議程。全國政協(xié)委員、中國(海南)改革發(fā)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提交的“兩會”提案中,就有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內容。
遲福林表示,應當加快“海上絲綢之路”大通道建設,并盡快打通中國與緬甸、老撾、越南、泰國等國的“斷頭路”、“瓶頸路”,形成放射狀、網絡化的交通布局。他建議提出重大項目清單,爭取1~2年內全面推進,2016年初步形成新格局。
遲福林還建議,鼓勵與東盟國家陸上相鄰的云南、廣西,整合沿邊開放資源,設立“沿邊自由貿易試驗區(qū)”,探索沿邊開放的新模式、新體制、新機制,加快沿邊開放的新突破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