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9-15 01:30:57
每經編輯|每經記者 鄭步春
每經記者 鄭步春
上周A股震蕩明顯加劇,上周二至上周四股指連續(xù)調整,周五又被多頭拉起。上證綜指上周五漲0.88%,扭轉了上周四的跌勢,使得人氣迅速恢復。
周末消息面偏淡,周六公布的我國8月份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為6.9%,弱于7月時的增9%,創(chuàng)金融危機以來新低,這對周期類股不利,但目前市場人氣正旺,且炒作著眼點并非業(yè)績(比如鋼鐵股炒作),所以這些指標壓力或稍有淡化。不過,經濟數(shù)據持續(xù)低迷有可能影響境外投資者信心,故仍不能掉以輕心,特別是當“滬港通”已為期不遠之時。
大盤勢頭很猛,但筆者認為投資者仍應保持冷靜。當前大盤炒作脈絡相對模糊,大致是無區(qū)別地亂炒,謂之 “雞犬升天”也不為過。從以往經驗看,亂炒一氣通常意味著調整或為時不遠。就技術圖形看,股指已超漲明顯,故充分調整一段似乎也是必須的。
未來比較確定的事情是新股壓力即將到來。本周有3家新股,本周后多半會有更多新股。機構必然會看到此因素,故拔高后先減部分倉位顯然就會相對有利。由于新股發(fā)行時點已十分近,故調整實際上已來不及了,機構或也只能加快炒作節(jié)奏。
上周四A股大幅震蕩后,筆者稱股指殺跌過于陡峭,短線殺跌或已一步到位,真正像樣的下跌可能得等到下一輪新股發(fā)行之時。雖然上周五股指的強勢遠超筆者預期,但這并不妒礙筆者對未來大盤或因IPO而調整的猜測。
目前雖然大盤指數(shù)很強,但個股細看會覺得不太健康,如果投資者仔細梳理一下所有個股,不難發(fā)現(xiàn)目前股價排序有可能較以往更混亂。許多個股僅依據市值或盤子大小炒作,無視利好或利空,或說對利好與利空一視同仁;市場重組與借殼實在太多太濫,若說好聽點這是整合資源,若說難聽點這同時也會扭曲投資理念;撇開停牌的不算,那些仍在交易的ST個股均價之高可謂空前,原本就扭曲的股價體系顯然又進一步升級。
就中線看,過了本月新股發(fā)行高峰后,接下來多半會面臨“滬港通”檢驗,然后是年底資金面檢驗。明年初市場會有個變數(shù),這便是新股發(fā)行是否還預定數(shù)量。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已相當小,且不排除注冊制改革深化的可能。
在外圍方面,明年首季A股可能得面臨美聯(lián)儲加息的考驗。若美聯(lián)儲加息,我國央行降息的空間勢必大受限制,且熱錢流入興趣必大受影響。
綜合考慮這些變數(shù)后,筆者認為目前這波行情只宜當成一般的行情做,暫不宜看得過高過遠。
如需轉載請與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聯(lián)系。
未經《每日經濟新聞》報社授權,嚴禁轉載或鏡像,違者必究。
讀者熱線:4008890008
特別提醒: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,請作者與本站聯(lián)系索取稿酬。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(xiàn)在本站,可聯(lián)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。
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